天下太平,在一场浩大的战斗之后必然会有这样的情况。
历史上各诸侯也不是每年每天都在打架,他们也会按照农时来作息,甚至也会休息一两年再发动进攻。随着领地的扩大,甚至会出现轮换制度。
简单来说,就是把作为二线的部队,其实也可以说是一线部队调到一线战斗,同时把原本的一线部队转移到二线阵地防守。部队并不会因为防线调换,就失宠,相反正是因为可以休息一年半载再打,可以有效缓解士卒的厌战情绪,同时把伤兵的身体养好,疲兵也能够迅速恢复过来。
这也是,为什么地盘越大,得到天下的速度就越快,而领地越小,灭亡的速度就越快的原因。小势力到处都是一线,根本没有轮休的可能,而且地盘小也意味着能够征集的部队也少,于是就更难抵抗大势力的部队。
说到底,以少胜多的战役,永远都是非常稀少的存在。正因为稀少,所以才有机会成为了传说。
曹操这边有资格实* 行轮休制度,司马懿姑且也可以,就是人数少一些。刘铭这边就需要废话了,万里疆域可以招募多少士卒轮换?若是另外一个时空,曹操说不定还要面对胡人的袭击,但是在这个时空,只有刘铭去欺负胡人。
也正是因为要外出探险,要对胡人的土地进行治理,要对陆地接壤国家进行戒备,这一桩桩一件件,拖累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刘铭可以立刻平定天下。
当然,也不是没人劝过他:“为什么不平定天下,再慢慢去做这些事情?”
刘铭会这样回答:“我并非是不想立刻平定天下,只是正因为知道不能够立刻平定天下,所以才不得找点别的事情做做,总是没办法平复心中的躁动。”
于是又有人问:“为什么不能够立刻平定天下?”
刘铭则会这样回答:“带着侵占全境为目的的战斗,唯一的结果就是对方拼尽全力的抵抗。在这个官本位的年代,诸侯唯一需要对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负责的年代里面,诸侯为了保全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可以让所有的百姓都投入到战斗之中。为了应付这样的情况,自己这边却也不得不加大投入士卒的使用。
最糟糕的是,用计方面不仅仅有埋伏,还有水淹火攻。都说水火无情,在大火滔天大水漫野的情况下,又有多少百姓可以活下来?
我需要的是一个最大限度保存元气的大汉,而不是万里无人的鬼蜮。故而,以温水煮青蛙的手段,一步步蚕食,一步步压榨敌人的底线,进而让对方一步步放弃手中的利益,直至完成最后的目的。届时,就算再出现上述的问题,好歹人可以少死几个。”
这算不算是圣明仁德,只能说刘铭太重视华夏的人气了。
初步审计,汉末黄巾起义前,大汉有五千七百万人左右。但是黄巾起义之后,大汉只有四千万左右的人口。至三国归晋,天下只有百来万人口。
那个时候,异族的人口都比华夏的人口要多。华夏人民从多数民族,变成了所谓的少数民族,保守五胡欺压。若非民族战士为了保存华夏不断反抗,或许华夏民族早已成为历史。
但饶是这样,经过五胡乱华之后的华夏,不仅多出了很多的少数民族,就连还幸存的华夏人,也不是纯种的华夏出品。举例的说,就算是大唐皇帝李世民他们一家,也混了一些鲜卑的血统。
二战时期某岛国敢说自己代表的是正统,因为他们主要的混血成分就是华夏血统。他们说经历一次次混血之后的华夏,血统纯度还没有他们的高,所以能够代表华夏民族正统的是他们,而不是中国人本身。
同时还表示华夏自大清已经亡国,而他们则是帮助华夏恢复正统的友人。实际上,在当时的有识之士普遍对满清失望的情况下,这种说法很有市场。
可以说当时不少所谓的汉奸,本质上或许他们也曾经是在为中国的出路问题而苦苦探索的爱国人士,只是他们选错的方法。
离题了,且回到正文。
诸侯们在休养生息,唯一就是刘铭在不断对外战争。不过或许刘铭麾下的人,都不把这看成是战争,而是一场游戏,一场杀人游戏。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