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出恢复高考后不久,再次有了新的好消息。
考试时间定了,就在1977年11月21日。
从下通知,到考试,前后不超过一个月的时间,万千青年们就要上考场,不少人连准备都没开始准备,而王家村的知青们,却是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最后一堂课。
高中数学老师郑国荣讲完知识点,合上课本,一抬头,对上一双双充满希望的双眼。
起初答应来给知青们授课,他是为了还宋娇娇的人情,又帮闺女走出婚姻的坟墓,又照拂在国安农场的他们老两口,毫不夸张地说,宋娇娇就是他们一家的恩人。
但是重回讲台这大半年,他是真的喜欢上了这群有理想,有信念的青年。
他们求知若渴的态度,深深地打动了他,作为一位老师,他是真切的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学有所成。
“同学们,今天是最后一堂课。”
下方突然安静下来,他咽下喉中的哽咽,大声说道。
“该教给你们的知识点,我已经倾囊相授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剩下的路,还要靠你们自己走,希望你们都能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好好休息。
最后,韶华不负追梦者,星光不问赶路人,祝大家前程似锦,鹏程万里!”
话音落下,啪啪啪的鼓掌声,经久不绝。
郑国荣眼睛里闪动着泪花,底下的知青们,包括宋娇娇,又何尝不热泪盈眶。
半年多的努力和付出,如今终于等到了检验结果的时刻,寒窗苦读多年,为的不就是今天?
他们如果拿不出一个好成绩,不仅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两位老师的谆谆教诲,还有村民们的鼓励和支持。
为了支持知青们学习,老支书甚至连他们没怎么去参加秋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村民们也没说什么,甚至隔三差五,还送点有营养的吃食,给他们补身子。
尽管刚下乡的时候,知青跟村民可谓泾渭分明,互相看不顺眼,但临分别了,不舍的情绪涌上心头,知青们才恍然意识到。
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养育出来的人,或许会有这样那样的小缺点,但是他们本质是好的,朴实,坚韧,可爱,毫无怨言地守护着祖国的大后方,一次又一次地抗下,国家遇到的大事。
知青们感动之余,都在心里默默发誓,他们将来,一定会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来回报这一路走来的恩情。
然而正在众知青们抱头痛哭的时候,角落里的姚雨,眼神却阴郁的吓人。
之前为了让沈锦文回城,她陪老男人睡了一觉,之后更是没把心思放在读书上,旁人在挑灯夜读的时候,她在偷懒睡觉,来听课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现在马上就要高考了,而她连课本都没有翻完,到时候上了考场,可怎么办?
而且沈锦文回城之后,刚开始还邮来了几封信,后来恢复高考的消息一出来,他就以专心复习的借口,跟她断绝了联系,现在都过去两个多月了,她连他是生是死都不知道。
沈锦文是不是遇什么事情了?
亦或者……他不要她了?
想到这,她整个人如坠冰窟。
为了回城,前段时间各个大队闹出的笑话可不少,有好多在乡下娶妻生子的男知青,为了回城,连亲生骨肉都不要了。
而她跟沈锦文连婚都没结……
怎么办?
她心里害怕极了,终于忍不住,堵住了宋娇娇。
“宋娇娇,沈锦文呢?你知不知道沈锦文在哪?!”
宋娇娇冷不丁被攥住了胳膊,对方手劲很大,顺着脏兮兮的袖子,她对上一双焦躁不安的眼睛。
姚雨死死地掐着她的胳膊,像抓着最后的救命稻草。
她甩胳膊,没甩开,一旁的祝和风皱眉道:“姚雨你快放开娇娇。”
周围的知青,也都跟着附和。
“想知道沈锦文的下落,你自己去问他不就好了?你俩的关系不是最好了吗?”
“真是有够莫名其妙的,自己被男人甩了,来缠着人家宋娇娇干嘛?”
“从没见过这么没脸没皮的人。”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把姚雨讽刺的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