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人群里有个“懂事儿”的老头儿拿着洛阳铲在周围探了探,确定了整个墓穴的形状、深度——然后又在地上画了一个几十米见方的大圈。挖掘的面积要比墓穴本身的垂直面积大几圈,呈倒漏斗一样往下挖,这样才能保证墓穴不塌方。
这老头是外村的,家属们不认识,因为他们动静闹得很大,不少外村人也“慕名而来”了。
人群里有人认识,这老头以前帮省城考古队干过活儿,所以这方面比较有经验。
但是人群里更有经验的“专业人士”不这么看——这纯属多此一举,盗墓有把风的、打洞的、进墓出货的,分工都很明确,从来不会一股脑都钻进去。
现在整队人都不见了,就剩一地空弹壳——遇到这种情况,不是见鬼了就是遇到黑吃黑了,肯定不是塌方那么简单。
但是“专业人士”不说话,这种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说闲话不如看热闹。这里人多嘴杂,可别惹祸上身,反正埋得也不是自家人。
甚至还有不少“同道人”幸灾乐祸的,这李二狗一族出事了,那邙山又少了一霸,抢饭吃的又少了一拨。
家属们跟几个辈分比较高的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听取老者的意见,采取最稳妥的方式,直接铲掉封土大揭顶,做开放性挖掘。
这么做一方面是防止再塌方。另一方面也是担心下面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现在是午后,阳光正烈,即使下面有什么机关、鬼魂的,一旦揭了天顶、见了光,也没什么好怕的了——连经验老道的二狗爷都出了事儿,谁也不知道下面有什么东西,大家都不肯拿自己的命冒险。
但是这种挖封土的工程很浩大,比起打盗洞来说更耗工耗时。
好在现场也不缺人手,周围几百个看热闹的老百姓呢。
听说看到了盗洞找到了古墓,周围群众呼啦啦的都围上来了,认识不认识的都来凑热闹,听说搜山还有粮票领,大家也不客气,上千斤粮票呼啦啦地被领光了,有的人还领好几次。
东家现在也没心思跟他们计较了。
只不过搜山是一码事,现在要挖墓了,那东家还得意思意思。不能让大家白忙活吧?
东家当即表示,只要能找到人,不管死的还是活得,统统有赏!
当下有人跑回家去取家伙,有人用随身带着的工具先干起来。乡下人出门往往身边都带着家伙什儿,铁锨、铁镐之类的工具都不缺。
不一会儿大批工具送上来了,锄头、铁铲、铁镐,还有往外抬封土的扁担、绳索、筐子。在几个领头人的安排下,几十个青壮劳力撸胳膊挽袖子开始刨地挖土,场面一度是热火朝天。
这是抢救性的工作,跟盗墓无关,不需要遮遮掩掩。
光天化日之下几十个赤膊青年挥汗如雨,几百个围观群众引颈观看。周边嗑瓜子、打毛衣的,什么样的闲人都有。
大家都望眼欲穿地看着坑底,跃跃欲试地准备冲向前——等会万一刨出古董来好下手啊,那可是谁先抢到算谁的。
群众的力量果然是无穷的,不过半天的功夫,就把顶上的封土给铲完了,撅出一个二三十米宽,五六米深的大坑,坑底露出椭圆形的青砖墓室拱顶。
掘墓过程中陆续发现了几个之前封存的盗洞痕迹,经验老道的人捻起土来一闻、一看,当下断定这些盗洞都是几百年前的老洞了。
大家都有些失望,从墓顶来判断,规模不大,应该是个小墓,而且被盗过几次,里面应该没什么货了。
顺着青砖拱顶往旁边挖,果然在侧后方发现一个尺许见方的盗洞。太阳光线照不到,里面黑乎乎的。
有人点了根火把扔了进去,火光在里面闪了一下,扑地灭了。
大家面面相觑,没人敢下去看。
终于还是决定,用最保守的办法,把青砖都揭掉。
坡上面的人用绳索把土筐滑下来,几个后生小心翼翼地把封砖撬下来,放进筐里拖上去。
这种青砖拱顶的墓穴,砖与砖之间是用特殊的泥膏封的,在压力的作用下互相挤在一起,结构相当坚固。
揭开顶上的几摞青砖,阳光洒进去,可以看到里面墓穴也不大,底下已经渗水,火把就躺在一个水窝里。
青砖越揭越多,洞口越来越大。已经能看到里面完整的墓室了。
主室的东西早就倒完了,棺材板都烂了,主人的骨头都像是被狗啃过一样东一块、西一块,扔的到处都是。
老头示意众人顺着拱顶往侧室揭,青砖一块块被拿掉,突然,几个动手揭砖的青年吓得嗷地一声,连滚带爬像狗刨一般蹿出坑底,好似看到了什么恐怖的东西。
众人顺着揭开的砖洞往下看,李二狗等人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叠在一起。
李二狗仰脸朝上,眼睛圆睁,脸色发青、发紫,看样子死去多日,已经是没救了。
家属们一见此景,立刻嚎啕大哭起来。
围观众人也是连连摇头,看墓穴里面早就被洗劫干净,原来是个空墓。白欢喜一场。
有人感叹道,这李二狗英雄一世,一辈子盗了多少大墓,最后竟然阴沟翻船,踩了个空墓,还连一大家子的人命都莫莫名其妙地赔上了。
人群中,有两道眼神冷冷地盯着墓中的尸体,阴鸷的脸上,不经意地露出一丝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