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名弟子上前,抱拳说道:“我二人已受掌门面谕,知晓此事,小兄弟请随我来”。
于是吴谨便跟着那名弟子往山上走去。这名山门弟子倒也热情,与吴谨攀谈起来,吴谨得知这名山门弟子名叫尚松,其实是因为太一道大长老真云道长意外身亡,全道上下无人不惊,但除了少数人,其他弟子并不知道发生何事,尚松也是受掌门面谕,知道当时是吴谨来报的信,其他弟子就连此事有人报信都不知道,更别说其他的了。
尚松主动与吴谨攀谈,无非也是想打听点此事的来龙去脉,然而吴谨深知此事关系甚大,任尚松旁敲侧击,就是不吐露一丝信息。几番试探无果,尚松倒也识趣,就不在打听了,便像吴谨介绍起齐云山的景色来。
上次走得匆忙,都来不及细看齐云山,经尚松一介绍,这齐云山的景色,着实迷人,一入山门,便有一亭,名回风亭,过亭便到桃花涧,桃花漫山遍野,过了桃花涧,便到摩崖石刻,有栖真岩、忠烈岩、寿字崖三处石刻,这些都是尚松对吴谨讲的,这些字认识吴谨,吴谨却不认识它们!只觉得壮观好看,再往上走有一个宽敞的石洞,称之为天一门,然后一路真仙洞府,走了也不知多久,感觉已至云中,尚松指着山上一座宏伟的建筑说:“那就是天都峰的琅琊殿,掌门、长老等人还在里面等你呢,我们快些走吧”。
“是”。吴谨恭敬地答道。
把吴谨引入琅琊殿,尚松便退了出去。吴谨上前,跪在地上,对夏侯元仙说道:“弟子吴谨见过夏侯掌门及诸位长老”。
“起来吧”,夏侯元仙继续说道。“你双亲同意你入我太一道门下了?”
吴谨并不敢起来,跪在地上,额头贴地继续说道“我父母听到太一道愿收我入门,都十分高兴,叫我好生修炼,不负掌门的造化之恩。”吴谨恭敬地说道。
夏侯元仙笑了笑后,正色道:“那你今日便正式入我山门,今后需认真修习我道门十规,严格恪守,潜心修炼,你可知否?”
“弟子谨记在心。”吴谨答道。
夏侯元仙继续说道:“你虽有恩于我太一道,但修道一途并无捷径,在太一道也需从最基础开始修炼,你可明白?”
“弟子明白”,吴谨答道。
夏侯元仙说道:“还有真云道长之事事关重大,你不可再对任何人说起此事,你可明白?”
“弟子明白”,吴谨答道。
“恩,你起来吧”,说着便上前拍了一下吴谨的肩膀,一道气流也随之从吴谨肩头进入夏侯元仙手中。
随后夏侯元仙将尚松叫入殿内,对其说道:“你领吴谨下去吧,顺路给他介绍一下我太一道情况。”
“弟子领命”,尚松说完,便将吴谨领出殿外。
夏侯元仙与李淳风对视一眼,两人均未说话,众人便散了。
出了琅琊殿,尚松领着吴谨便往山下走,边走边对吴谨说道:“你是新入门弟子,需先在外门修行淬炼身体,只能算我太一道外门弟子,还要承担山门的一些日常工作,如负责卫生的净地房,负责膳食的御灶房,负责洗衣服的浣衣房。若炼体成,入炼气境,便可进内门修行,可算内门弟子,若有长老看上你,则可收你为亲传弟子,再往上便入玉清境,入玉清境方算正式踏入修道之途,可随意出山门修行,其他弟子如无山门命令,是不可随意出山的。玉清之后是上清境,入此境便可在外另立山门。”
“师兄,修至上清境还可脱离太一道?”吴谨打断尚松,不解地问道。
“不能算脱离,不过是作为我们太一道的分支,如今我们太一道便有三十六分支,这也是因为当年道尊天师创建道教就是为教化世人,然而我们齐云山毕竟空间有限,无法无限容纳天下之人共修,故允许门中上清境之人可另立山门,也是为了尽己之力教化苍生。”尚松回答道。
“师弟明白了,”吴谨说道。
尚松又继续讲道:“上清后是太清,至此离大道所成就不远了,所有我们太一道本门和分支的人,如若上了太清,均需回太一道任长老或掌门。如今我们太一道便有五太清.....不,是,四太清”。想着真云道长已亡,尚松连忙改口道。“他们是夏侯元仙掌门,李淳风长老,陆静修长老,武修阳长老,四人现在已有两百余岁,均为道门巨擎,一身修为深不可测。”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